2024国考言语理解备考技巧:语句排序
                
				
                
                   语句排序题在国省考中题量大多为一至两题,由于准确率较低且耗费时间长,考生在面对该类题型时可能会产生畏难的情绪。不过这类题技巧性比较强,掌握基本技巧可以大大提升解题效率和准确度,所以我们不能轻言放弃。接下来我们一起深入研究语句排序题。
  一、题型识别
  当我们看到选项是一些数字序号的排列是,我们就能判定题目是语句排序题。比如:
  A.①④②③⑤⑥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二、解题思路
  1.观察选项,确定首句;
  2.理解内容,关联验证。
  三、解题技巧
  1.观察选项,确定首句
  1.1 不适合作首句
  (1)补充类描述:也、又、也就是说……
  (2)反面论证:否则、不然
  (3)指代类描述:这、那、这些、那些、此等
  (4)关联词后半部分:而且、而是、但是、因此、所以、故而等
  1.2 适合做首句
  (1)背景铺垫:目前、随着、近日来、近年来
  (2)定义表述:指、是、就是、即……
  (3)引出话题:概念范围大者比小者适合作首句
  (4)观点援引:某人说……
  2.理解内容,关联验证
  2.1 话题一致
  (1)借助关联词判别话题一致
  【例1】④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时空坐标意义
  ⑤不仅在时间上分别与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相当
  ⑥而且在空间上分别位于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的南方
  ⑤中“不仅”和⑥ “而且”关联在一起,④为结论置后。
  (2)借助代词判别话题一致
  【例2】①大脑能够探测到环境中的威胁
  ②他们会激活我们的大脑中的恐惧回路
  ⑥嘈杂的声音、有毒的气味,都会对我们的感觉神经发出电刺激
  ②中“他们”指代嘈杂的声音、有毒的气味,所以②在⑥后。⑥是对①的具体
  解释,⑥在①后。
  (3)借助重复性词判别话题一致
  【例3】②陆地上的积冰融化后,很快就出现了苔藓、地衣和细草,这些冻土原始植物
  引来了驯鹿等动物
  ③又常年受着从西面和西南面刮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很适合生物的生长
  ④动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欧的猎人在夏天来到北欧狩猎
  ⑤北欧虽说处于高纬度地区,但这一带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
  ②④都有“动物”,捆绑。③⑤都有“暖流”,捆绑。
  2.2 行文脉络判别次序
  (1)总分结构:提出观点——论证观点(举例论证/反面论证)
  【例4】①巨大的品牌价值无形中形成了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②LV这么贵是因为背后巨大的品牌价值和精湛的传承工艺
  ③LV制作工艺传承百年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的专利工艺
  ②是观点,①③解释。②在前。
  【例5】②思维能力在人的成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④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人类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④为反面论证内容,置于正面观点之后。②在④前。
  (2)分总结构:提出问题——解决对策
  【例6】①才能带动一国足球更好地发展
  ②虽然中国男足破天荒地获得了此次比赛的冠军
  ③只有国家队整体水平提高了
  ④但是仍然不能改变中国足球积贫积弱的现状
  ③①对策在后,②④问题。问题在前,对策在后。
  2.3 顺承关系之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2.4顺承关系之空间顺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等
  【例7】①五代至北宋时期,人们用丝线或马尾线把所设计的图案编在抄纸的竹帘上
  ③在唐代,经过染黄黄檗、涂蜡烫平加工而成的硬黄纸,防蠹防潮,能长久保存
  唐代在五代前,所以③在①前。
                 
                
                语句排序题在国省考中题量大多为一至两题,由于准确率较低且耗费时间长,考生在面对该类题型时可能会产生畏难的情绪。不过这类题技巧性比较强,掌握基本技巧可以大大提升解题效率和准确度,所以我们不能轻言放弃。接下来我们一起深入研究语句排序题。
  一、题型识别
  当我们看到选项是一些数字序号的排列是,我们就能判定题目是语句排序题。比如:
  A.①④②③⑤⑥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二、解题思路
  1.观察选项,确定首句;
  2.理解内容,关联验证。
  三、解题技巧
  1.观察选项,确定首句
  1.1 不适合作首句
  (1)补充类描述:也、又、也就是说……
  (2)反面论证:否则、不然
  (3)指代类描述:这、那、这些、那些、此等
  (4)关联词后半部分:而且、而是、但是、因此、所以、故而等
  1.2 适合做首句
  (1)背景铺垫:目前、随着、近日来、近年来
  (2)定义表述:指、是、就是、即……
  (3)引出话题:概念范围大者比小者适合作首句
  (4)观点援引:某人说……
  2.理解内容,关联验证
  2.1 话题一致
  (1)借助关联词判别话题一致
  【例1】④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时空坐标意义
  ⑤不仅在时间上分别与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相当
  ⑥而且在空间上分别位于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的南方
  ⑤中“不仅”和⑥ “而且”关联在一起,④为结论置后。
  (2)借助代词判别话题一致
  【例2】①大脑能够探测到环境中的威胁
  ②他们会激活我们的大脑中的恐惧回路
  ⑥嘈杂的声音、有毒的气味,都会对我们的感觉神经发出电刺激
  ②中“他们”指代嘈杂的声音、有毒的气味,所以②在⑥后。⑥是对①的具体
  解释,⑥在①后。
  (3)借助重复性词判别话题一致
  【例3】②陆地上的积冰融化后,很快就出现了苔藓、地衣和细草,这些冻土原始植物
  引来了驯鹿等动物
  ③又常年受着从西面和西南面刮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很适合生物的生长
  ④动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欧的猎人在夏天来到北欧狩猎
  ⑤北欧虽说处于高纬度地区,但这一带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
  ②④都有“动物”,捆绑。③⑤都有“暖流”,捆绑。
  2.2 行文脉络判别次序
  (1)总分结构:提出观点——论证观点(举例论证/反面论证)
  【例4】①巨大的品牌价值无形中形成了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②LV这么贵是因为背后巨大的品牌价值和精湛的传承工艺
  ③LV制作工艺传承百年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的专利工艺
  ②是观点,①③解释。②在前。
  【例5】②思维能力在人的成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④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人类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④为反面论证内容,置于正面观点之后。②在④前。
  (2)分总结构:提出问题——解决对策
  【例6】①才能带动一国足球更好地发展
  ②虽然中国男足破天荒地获得了此次比赛的冠军
  ③只有国家队整体水平提高了
  ④但是仍然不能改变中国足球积贫积弱的现状
  ③①对策在后,②④问题。问题在前,对策在后。
  2.3 顺承关系之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2.4顺承关系之空间顺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等
  【例7】①五代至北宋时期,人们用丝线或马尾线把所设计的图案编在抄纸的竹帘上
  ③在唐代,经过染黄黄檗、涂蜡烫平加工而成的硬黄纸,防蠹防潮,能长久保存
  唐代在五代前,所以③在①前。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