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时政考点
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航天员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顺利送入太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执行本次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
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叶光富担任指令长,三人均为“80后”。
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神舟十八号将上行实验装置及相关样品,
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
还将实施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对重力的适应机制,为后续定向设计适应太空环境的空间作物提供理论支撑。
100%发射成功率此次执行运载任务的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享有
“神箭”之誉。原因之一在于,
从1999年首飞至今,它保持了100%的发射成功率。 32项技术状态改进与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相比,此次执行任务的遥十八运载火箭进行了32项技术状态改进,进一步提升了全箭可靠性和安全性。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场流程,已由空间站建造初期的49天缩减到35天。 飞船“心脏”全新升级电源分系统是飞船14个分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系统之一,是
飞船的“心脏”。相较于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进行了电源全新升级。
研制团队将飞船主电源储能电池由镉镍电池更换为锂离子电池;其他电源锌银电池的隔膜系统耐氧能力提升后,寿命增加了20%。
神舟剁手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是神舟飞船的核心分系统被研制人员亲切地称为“神舟舵手”。
该系统负责了飞船从发射到与火箭分离,再到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终从空间站撤离并返回地球的全过程控制,同时还负责独立飞行过程中的姿态与轨道控制、太阳翼帆板控制等。
来源:时事一点通
链接:https://www.ssydt.com/article/68886
转载请注明出处
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航天员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顺利送入太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执行本次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
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叶光富担任指令长,三人均为“80后”。
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神舟十八号将上行实验装置及相关样品,
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
还将实施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对重力的适应机制,为后续定向设计适应太空环境的空间作物提供理论支撑。
100%发射成功率此次执行运载任务的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享有
“神箭”之誉。原因之一在于,
从1999年首飞至今,它保持了100%的发射成功率。 32项技术状态改进与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相比,此次执行任务的遥十八运载火箭进行了32项技术状态改进,进一步提升了全箭可靠性和安全性。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场流程,已由空间站建造初期的49天缩减到35天。 飞船“心脏”全新升级电源分系统是飞船14个分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系统之一,是
飞船的“心脏”。相较于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进行了电源全新升级。
研制团队将飞船主电源储能电池由镉镍电池更换为锂离子电池;其他电源锌银电池的隔膜系统耐氧能力提升后,寿命增加了20%。
神舟剁手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是神舟飞船的核心分系统被研制人员亲切地称为“神舟舵手”。
该系统负责了飞船从发射到与火箭分离,再到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终从空间站撤离并返回地球的全过程控制,同时还负责独立飞行过程中的姿态与轨道控制、太阳翼帆板控制等。
来源:时事一点通
链接:https://www.ssydt.com/article/68886
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