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六)

2024-01-30 来源:

材料一大数学家华罗庚初中时,数学一度不好,他老师说如果将来同学中有一个人没出息,那这个人一定是华罗庚。但是华罗庚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最终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材料二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被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识货的主考人,这位主考人就是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誉满诗坛的“农民诗人”臧克家。

结合上面两个例子,谈谈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答案解析】

(1)通过两则材料可知,教师所应树立的学生观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认识到学生身上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一中的老师没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仅凭华罗庚一时成绩的不好,就断定没出息的人一定是他,用僵化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忽视了其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材料二中的闻一多先生独具慧眼,从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臧克家身上潜伏的才气,这是闻一多先生发现了臧克家身上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才最终成就了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做法是可取的。

(2)通过材料一,教师还要树立这样的学生观:学生具有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智力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材料一中的华罗庚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成了一名数学家。

(3)通过材料二,教师还应树立的学生观是: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闻一多先生就发现了臧克家身上的独特性——臧克家所潜伏的才气,这才使臧克家成为誉满诗坛的“农民诗人”。

 

材料一大数学家华罗庚初中时,数学一度不好,他老师说如果将来同学中有一个人没出息,那这个人一定是华罗庚。但是华罗庚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最终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材料二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被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识货的主考人,这位主考人就是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誉满诗坛的“农民诗人”臧克家。

结合上面两个例子,谈谈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答案解析】

(1)通过两则材料可知,教师所应树立的学生观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认识到学生身上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一中的老师没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仅凭华罗庚一时成绩的不好,就断定没出息的人一定是他,用僵化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忽视了其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材料二中的闻一多先生独具慧眼,从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臧克家身上潜伏的才气,这是闻一多先生发现了臧克家身上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才最终成就了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做法是可取的。

(2)通过材料一,教师还要树立这样的学生观:学生具有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智力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材料一中的华罗庚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成了一名数学家。

(3)通过材料二,教师还应树立的学生观是: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闻一多先生就发现了臧克家身上的独特性——臧克家所潜伏的才气,这才使臧克家成为誉满诗坛的“农民诗人”。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京黔胜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