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3月14日)

2025-06-13 来源:

一、单选题

1 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是(  )

A.观察研究 B.行动研究 C.实验研究 D.个案研究

2.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3.“知之深,爱之切”说明情感过程依附于(  )

A.感知过程 B.教育过程 C.认识过程 D.注意过程

4.教师教学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视角是(  )

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

B.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

C.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5.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职责,或者虐待、歧视未成年人,或者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  )

A.给予行政处罚B.追究民事责任C.追究刑事责任D.给予行政处分

二、判断题

1.更狭义的教育是指“德育”。(  )

2.“勤能补拙”“笨鸟先飞”说的是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补偿作用。(  )

3.胆汁质的小丁冲动、粗心又鲁莽;黏液质的小林冷静、认真又稳重。可见小林的气质类型比小丁的好。(  )

4.教师在教“鸟”的概念时,既举例了会飞的鸟,如麻雀、鸽子,又举例了不会飞的鸟,如鸡、鸭,其目的是要形成定势,便于促进学生理解概念。(  )

5.教师申诉制度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C【解析】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

2.A【解析】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两类:第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教育的方式;第二类是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的方式。故选A项。

3.C【解析】情绪和情感伴随着认识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古语“知之深,爱之切”,就是说两个人随着了解的深入,感情不断地加深。

4.D【解析】站在“超自我”的视角进行反思是教学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视角,也可称为教师自传的研究。所谓的“超自我”就是有意识地抛弃习惯和成见,以一种全新或另类的眼光看自己的过去。

5.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职责,或者虐待、歧视未成年人,或者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判断题

1.√【解析】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学校中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

2.√【解析】题干中的“拙”和“笨”体现的是智力因素,而“勤”和“先飞”则体现了非智力因素,题干的描述体现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补偿作用。

3.×【解析】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所以不能说小林的气质类型比小丁的好。

4.×【解析】变式,就是变换使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属性,使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而非本质属性或有或无,以便突出本质属性。题干所述的目的是要形成变式,促进学生理解概念。

5.√【解析】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有:(1)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申诉制度;(2)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3)教师申诉制度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一、单选题

1 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是(  )

A.观察研究 B.行动研究 C.实验研究 D.个案研究

2.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3.“知之深,爱之切”说明情感过程依附于(  )

A.感知过程 B.教育过程 C.认识过程 D.注意过程

4.教师教学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视角是(  )

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

B.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

C.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5.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职责,或者虐待、歧视未成年人,或者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  )

A.给予行政处罚B.追究民事责任C.追究刑事责任D.给予行政处分

二、判断题

1.更狭义的教育是指“德育”。(  )

2.“勤能补拙”“笨鸟先飞”说的是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补偿作用。(  )

3.胆汁质的小丁冲动、粗心又鲁莽;黏液质的小林冷静、认真又稳重。可见小林的气质类型比小丁的好。(  )

4.教师在教“鸟”的概念时,既举例了会飞的鸟,如麻雀、鸽子,又举例了不会飞的鸟,如鸡、鸭,其目的是要形成定势,便于促进学生理解概念。(  )

5.教师申诉制度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C【解析】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

2.A【解析】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两类:第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教育的方式;第二类是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的方式。故选A项。

3.C【解析】情绪和情感伴随着认识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古语“知之深,爱之切”,就是说两个人随着了解的深入,感情不断地加深。

4.D【解析】站在“超自我”的视角进行反思是教学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视角,也可称为教师自传的研究。所谓的“超自我”就是有意识地抛弃习惯和成见,以一种全新或另类的眼光看自己的过去。

5.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职责,或者虐待、歧视未成年人,或者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判断题

1.√【解析】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学校中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

2.√【解析】题干中的“拙”和“笨”体现的是智力因素,而“勤”和“先飞”则体现了非智力因素,题干的描述体现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补偿作用。

3.×【解析】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所以不能说小林的气质类型比小丁的好。

4.×【解析】变式,就是变换使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属性,使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而非本质属性或有或无,以便突出本质属性。题干所述的目的是要形成变式,促进学生理解概念。

5.√【解析】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有:(1)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申诉制度;(2)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3)教师申诉制度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京黔胜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