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4月30日)

2025-06-13 来源:

一、单选题

1.孟子认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一观点符合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论中的(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辐合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这是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3.小刘打算用五天时间完成一项任务,但是领导派来了新任务,小刘又很快把精力投入到新任务上。这说明小刘的(  )

A.注意广度大

B.注意稳定性强

C.注意分配性好

D.注意转移快

4.人们在游泳、跳舞、骑车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技能,属于(  )

A.心智技能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技能

5.历史教师在讲解《三国鼎立》一课时,首先问学生:“黄巾大起义的意义是什么?”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导入新课:“黄巾大起义瓦解了东汉政权,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大小地方实力派拥兵自立,进行分裂割据。这就是今天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种课堂导入属于(  )

A.话题式导入

B.温故知新式导入

C.悬念式导入

D.故事式导入

二、判断题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教育要抓关键期。(  )

2.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  )

3.发散思维训练是一种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  )

4.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这是由班杜拉等人提出的。(  )

5.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国家意志性的活动,也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活动,具有主动性和执法主体多元性的特征。(  )
一、单选题

1.孟子认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一观点符合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论中的(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辐合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这是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3.小刘打算用五天时间完成一项任务,但是领导派来了新任务,小刘又很快把精力投入到新任务上。这说明小刘的(  )

A.注意广度大

B.注意稳定性强

C.注意分配性好

D.注意转移快

4.人们在游泳、跳舞、骑车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技能,属于(  )

A.心智技能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技能

5.历史教师在讲解《三国鼎立》一课时,首先问学生:“黄巾大起义的意义是什么?”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导入新课:“黄巾大起义瓦解了东汉政权,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大小地方实力派拥兵自立,进行分裂割据。这就是今天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种课堂导入属于(  )

A.话题式导入

B.温故知新式导入

C.悬念式导入

D.故事式导入

二、判断题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教育要抓关键期。(  )

2.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  )

3.发散思维训练是一种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  )

4.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这是由班杜拉等人提出的。(  )

5.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国家意志性的活动,也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活动,具有主动性和执法主体多元性的特征。(  )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京黔胜 电话咨询